《表2 受试对象正常行走和快速行走过程中地面反作用力、下肢关节力矩、功率峰值以及关节做功比较》

《表2 受试对象正常行走和快速行走过程中地面反作用力、下肢关节力矩、功率峰值以及关节做功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步行增速策略对健康老年女性下肢关节动力学及其功能补偿机制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G1组正常行走和快速行走相比,a表示P<0.05;G2组正常行走和快速行走相比,b表示P<0.05;G3组正常行走和快速行走相比,c表示P<0.05。

3组在正常行走过程中,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FZ1和FZ2)均略大于自身体重(图1),而且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三关节矢状面内的力矩、功率的曲线变化也较为相似(图2),其峰值大小以及关节做功均较为接近,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表2)。因此,若快速行走过程中,3组下肢关节负荷出现差异性,则是由不同的增速策略造成的。另外,3组在下肢关节的做功也较为接近,其中踝关节、髋关节做正功的能力较为突出(40%左右),而膝关节则较少(16%左右)。另外,能量吸收则是膝关节起主导作用(56%左右),其次是踝关节和髋关节(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