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多花黄精生品与酒制品的差异性成分》

《表2 多花黄精生品与酒制品的差异性成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UPLC-Q-TOF-MS的多花黄精酒制前后化学成分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变化趋势为多花黄精酒制品较生品响应强度变化趋势,+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在PCA基础上进行有监督的OPLS-DA,结果发现多花黄精生品、酒制品分别分布于Y轴的两侧,有着明显的分区,说明多花黄精生品、酒制品间化学成分有明显差异。多花黄精炮制前后的差异成分通过S-line图及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来表现。通过VIP值>1的规则可有效筛选出炮制差异性成分,而S-line图则可直观地表现差异成分。S-line图通过X轴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表示为量的增加,下部分则表示为量的减少,而峰的高低则与VIP值大小一致,峰越高,VIP值越大。筛选得到的炮制差异成分见表2,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得到16个差异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及甾体皂苷类成分。根据表2和图13可知,多花黄精经酒制后,各差异成分响应强度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趋势。在置换检验验证试验中,R2和Q2分别表示在随机化Y变量模型下对数据的解释程度和对模型的预测能力[31]。根据结果可知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其R2和Q2均与左侧纵轴相交(正离子:R2=0.210,Q2=-0.931;负离子:R2=0.339,Q2=-0.903),2条回归线斜率均较大,且左侧随机排列得到的R2和Q2均要小于右侧的原始值,说明原始模型的预测能力大于随机一次排列Y变量的预测能力,证明模型均有效、可靠,且未出现过拟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