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0—2018年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表1 2000—2018年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价值—风险的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区生态分区建设》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均发生了变化,从各地类的增减来看,建设用地扩张最为迅速,其面积在研究期内净增加了118 km2,增长率为46.36%。面积减少最多的地类是耕地,从2000年的2894.54 km2到2018年减少至2721.56 km2,减少量为172.99 km2,减少率为5.98%。草地的面积波动减少,但发生变化的比例不大,减少率仅为0.08%。林地的面积持续增加,其面积增加量55.59 km2,增长0.74%。水域面积有所增加,总体增加17.52 km2,增长比例为6.68%。未利用地有所减少,其面积减少71.80 km2,下降比例为3.07%。根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以得到(表1),自200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7.46%,为5864.37 km2。在不同土地转移类型中,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之间的转移所占优势明显,转移面积为5117.35 km2,占变化面积的87.26%。其中草地是研究区土地利用的主要转出类型,其面积主要转为林地和耕地,转出面积达2623.52 km2,占总转化面积的44.74%。建设用地是研究区土地利用的主要转入类型,其面积增多的主要来源是耕地、草地,面积变化达232.15 km2,占变化地类总面积的3.96%。耕地以转为草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转出面积达607.21 km2,占转化地类总面积的10.35%。林地主要由草地和耕地转入,变化面积为1886.61 km2,占转化总面积的32.17%。水域则主要转变为草地和耕地,变化面积为119.87 km2,占转化总面积的2.04%。未利用地主要转出为草地和水域,转出面积分别为未利用地总面积的15.68%和1.20%。总体来看,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其余地类转化的面积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