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统计》

《表4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北干旱区生态承载力监测及安全格局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式(10)计算获得西北干旱区累积耗费距离表面与三生用地叠加格局(图7d),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安全格局分区作了统计分析(表4)。优化缓冲区未利用地主要分布在高大山脉地区与绿洲边缘区,高大山脉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对其生态环境进行监督即可;绿洲边缘区距人类聚居区较近,因此要减少人类对其干扰,防止绿洲退化。研究结果发现,阿尔泰山生态保护区、天山生态保护区、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维护其稳定发展即可;昆仑山生态保护区下降趋势较为明显,需设立禁建区,加强防护林建设,恢复当地生态环境。生态保育区未利用地主要分布于绿洲区与高大山脉顶部,昆仑山顶部区域从生态用地转为其他用地,应对其进行植被恢复建设;而绿洲区生态保育区未利用地主要位于生态源地周围,可以对其进行植被防护带建设,保护绿洲区发展。生态过渡区未利用地、生态防护区未利用地位于沙漠腹地,对该区域加强管控,防止其对缓冲区的侵蚀。优化缓冲区生态用地主要分布在高山草甸区和绿洲地区的草地,高山草甸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应设立禁建区;绿洲地区应减少牲畜保有量,防止草场退化。生态保育区生产用地、优化缓冲区生产用地、优化缓冲区生活用地、生态保育区生活用地主要分布在绿洲区,除主要城市外,大都以耕地为主;南疆绿洲区生态环境下降明显,应推进退耕还草,在合适的地区进行生态林建设;天山北麓、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较为稳定。生态过渡区生态用地、生态防护区生态用地、生态防护区生产用地、生态防护区生活用地通常位于沙漠内部,主要以草地为主,应减少人类对其干扰,降低其开发规模,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进而维护源地景观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