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表1 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时代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Achzet等[38]总结的15项代表性文献中,欧盟[39]和Graedel等[40]是仅有的同时涉及矿产资源供给风险(Supply risk)、脆弱性(Vulnerability)和生态环境风险(Ecological risk)的评价指标体系。欧盟[39]的指标体系中,供给风险一方面强调一国国内的资源替代性与可回收性,另一方面包含资源进口来源地的风险;脆弱性则是通过评价资源对大型制造业部门的价值贡献体现其经济重要性;生态环境风险测度国际贸易中一国承担的资源进口来源地的环境风险。Graedel等[40]将供给风险量化为地缘政治,社会与治理,以及地质经济技术三维度,共选取政治稳定指数、全球供应集中度、政策潜力指数、人文发展指数、资源相对丰度和伴生丰度共6个指标进一步量化上述维度;脆弱性表现为由于资源的经济依赖、进口敏感度和可替代性共同作用导致的潜在供给中断;环境风险被定义为资源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时间尺度的差异,Graedel等[40]允许对初始指标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评价需求。可以发现上述两种方法基本涉及了关键矿产分析或矿产资源风险评价的常见指标,但也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上述评价方法并没有进一步区分国际环境与国内发展分别对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其次,矿产资源安全隐藏在全球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41],上述关键性分析方法主要考虑矿产资源上游市场,较少涉及矿产资源下游市场,没有讨论一国矿产资源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基于上述分析,作者在准确理解与把握新时代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关键矿产评价指标集进行筛选和归纳,并添加了反映矿产资源全球全产业链的指标,最后构建了包含全球资源供应稳定性、国内资源经济安全性和优态共存性3个子目标(见图1) 7个维度共21个指标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定义及参考文献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