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实验验证所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结果》

《表4 实验验证所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酮类化合物对CYP1A1酶抑制活性的3D-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化合物1为模板分子

分子对接结果见表4和图5,棒状表示配体,线状表示氨基酸残基,虚线表示氢键给体,图5-A为配体分子与CYP1A1酶蛋白受体的对接位点。由图5-B可知,模板分子配体与晶体结构中的主要氨基酸残基共形成了1个氢键,与THR497形成氢键相互作用,总打分函数、配体与受体对接的不适当程度和极性打分函数分别为4.837 5、-1.730 6、0.046 2。图5-C为实验活性最高的化合物E与蛋白质氨基酸残基氢键相互作用的示意图,与ASN222和ASN225残基各形成1个氢键,总打分函数、配体与受体对接的不适当程度和极性打分函数分别为7.930 5、-0.991 8、1.920 4。相较于模板分子而言,化合物5的2个氢键作用力对其抑制活性十分重要,化合物5与CYP1A1的亲和性明显高于模板分子,这可能是其活性更强的原因。图5-D为实验活性最低的化合物B与蛋白质氨基酸残基氢键相互作用的示意图,化合物B与配体分子分别在SER116、ASP313残基各形成1个氢键,总打分函数、配体与受体对接的不适当程度和极性打分函数分别为6.065 8、-0.324 2、1.213 9。相较于模板分子而言,这两个氢键的作用力可能是其活性更强的原因;而与活性最高的化合物E对比可以发现,形成氢键的残基位点不同,化合物的抑制活性也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