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沦陷区内中华护士会注册学校每年毕业护士参加公考及格人数》

《表1 沦陷区内中华护士会注册学校每年毕业护士参加公考及格人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近代社会变迁背景下护理业的发展——以看护与护士之“变”为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人)

抗日战争期间,护理业的从业者人数不断增加。这一方面与在政府主导下鼓励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有关,另一方面护理业内部也在通过缩短培养时间等方式以满足战时社会需要。抗战期间,由于对护士人才的需要大幅增加,尤其是战场上的救护人员,在官方政策的推动下,以及社会对抵抗侵略的现实需要,护士人员的培养数量相较于早期大幅度增加,但护士培养年限及培养标准略有降低。与此同时,男护士相较于女护士的比例也在不断降低,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抗战期间男护士较之女护士比例不断减少。“盖吾国数千年来礼教,即以男女授受不亲为天经地义,则男病需男看护,女病需女看护。”[34]男病需男看护、女病需女看护,这一现象逐渐被打破,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更为适宜从事护理业。1935年广东地区统计护理人员数量时,男看护有169人,女看护有275人,共444人。近代对男、女任护士一职的争论见诸于报刊之中,随着社会发展,“除陆军医院外,现在的男护士已有天然淘汰的趋势”[35]。由于女性的性别优势,其逐渐成为护理业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