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2016–2018年平均值)》

《表1 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2016–2018年平均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控释尿素对环洞庭湖区双季稻吸氮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处理和缩写同图1。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分早晚稻比较。

由表1可知,2016—2018年施氮处理早晚稻产量显著高于CK,CRU处理均显著高于U处理,1.0CRU、0.9 CRU和0.8 CRU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早晚稻分别以0.9 CRU和0.8 CRU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5804.8 kg hm–2和6762.0 kg hm–2;相对于U处理,1.0 CRU、0.9 CRU和0.8 CRU处理3年平均增产率分别为8.11%、14.34%、10.46%(早稻)和6.19%、12.16%、12.71%(晚稻),说明0.8 CRU处理晚稻的增产效果优于早稻。收获期产量构成因素中,施氮处理有效穗数显著高于CK,株高、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早晚稻产量与每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82**和0.8336**),且晚稻产量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68*)。早晚稻穗长与每穗粒数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64*和0.7138**),早稻穗长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