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展望——以二十四节气为例》

《表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展望——以二十四节气为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展望——以二十四节气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中华根脉文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民众创造的节气时令,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尺度,是天时与人时的二重组合(萧放,2004):二十四节气源起于夏商、发展于战国、完善定型于秦汉,产生的背景与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黄河流域四季分明的大自然环境有关(刘晓峰,2017);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标尺,不仅润泽农耕农事,而且彰显先民与自然相处的智慧(郑艳,2019)。多学科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融传统天文、历法、物候、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等多学科时间知识体系与实践。二十四节气定位在历法历书容器之内(陈连山,2017),根植在农耕的生产方式中(吕波,路楠,2014),且量化在我国不同的地域特征里(韩湘玲,2008);蕴含于大量气象数据与气象科学中(宋英杰,2017);蕴含在全国各地的节气习俗、食俗与祭祀风俗里(高福艺,2010),体现在节气与中医、疾病、死亡的关联性研究里(史桂荣,2011)。民俗文化特征:二十四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崔玉霞,2009):作为中华文明物质与精神的载体,二十四节气具备鲜明的科学性、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和寄托性(周红,2015);作为中华民俗系统,具有特有的实用性、节点性和生活性,现代民众可以诗意地生活在二十四节气里。(王加华,2017)。二十四节气在时间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系、“因地制宜”的实践体系、顺天应时的文化精神(张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