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颗粒直径》

《表2 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颗粒直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微观结构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字母者表示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颗粒形态的定量分析包含颗粒大小、颗粒形状以及颗粒表面起伏情况3个方面。按照粒径的大小将土体颗粒分为四类:>20μm的大颗粒、5—20μm的中颗粒、2—5μm的小颗粒和小于2μm的微颗粒。将粒径处于20—50μm之间颗粒称为粉粒,粒径处于2—20μm的颗粒称为黏粒,平均粒径小于2μm的颗粒称为胶粒(Bronick et al.,2005;Tisdall et al.,1982)。本研究SEM低倍观察(见图1)可知,大部分的土壤颗粒处于40—50μm之间的分布;与LFP栽培措施相比,ICM2、ICM3、ICM4、ICM5和ICM6等5种栽培措施下土壤颗粒的数量变多、体积变大。测量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颗粒直径并统计其粒度分布(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所有栽培方式下的土壤颗粒大小均主要分布在20—50μm之间即粉粒的含量最多。与LFP栽培措施相比,ICM2、ICM3、ICM4、ICM5和ICM6等5种栽培措施提高了20—50μm和>50μm土壤颗粒的分布,减少了2—5μm和5—20μm土壤颗粒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