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研究区与黄土高原的正负地形指标对比》

《表4 研究区与黄土高原的正负地形指标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贵州高原山区正负地形特征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可以看出,与黄土高原相比(表4),研究区的蚕食度、深切度、平均粗糙度比、匀度指数4个指标值较大,形状指标与破碎度2个指标值较小,表明研究区负地形对正地形的蚕食更明显,深切度更大,正地形斑块更不规则和不均匀,但正地形斑块的破碎程度不如黄土高原强烈。此外,计算正负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表5),结果显示:有1对因子,即蚕食度与平均粗糙度比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7;有4对因子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4~0.5,分别为:蚕食度与形状指标、深切度与形状指标、平均粗糙度比与形状指标、深切度与破碎度;有4对因子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3~0.4,分别为:蚕食度与匀度指数、蚕食度与破碎度、形状指标与匀度指数、形状指标与破碎度;其余6对因子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3。表明除蚕食度与平均粗糙度比因子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外,其他因子间的相关性均较弱或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