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河岸带不同生境植物物种在2015-2018年的组成变化》

《表2 河岸带不同生境植物物种在2015-2018年的组成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马河温江段河岸带不同生境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5年河岸带有草本植物113种,隶属于32科80属,以沙坑地的物种数最多,砾石地和河滩地次之,斑茅地和芦苇地最少[15],2018年共记录到草灌植物57科118属161种。河滩地和斑茅地的物种变化最显著,均有灌木物种加入,使物种更丰富(表2)。河滩地草本植物增加了13科,但减少了13属和8种,灌木层增加了9科11属12种植物,植被盖度显著增加(表1),优势种由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飞蓬(Erigeron acer)变为水麻、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斑茅地草本植物减少了8科12属6种,灌木层增加了14科17属17种植物,植被盖度下降,优势种由斑茅、蜈蚣草(Pteris vittat)变为斑茅、水麻。芦苇地和沙坑地的物种变化次之,沙坑地物种最丰富,2015和2018年均为最多(分别为59和73种),且以1科1属1种为主,仅有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蓼科(Polygonaceae)等有多种植物。砾石地的物种变化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