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高校内h指数排名: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对黄河流域雾霾变化的影响》

《表5 高校内h指数排名: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对黄河流域雾霾变化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对黄河流域雾霾变化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p<0.01,**p<0.05,*p<0.1

由表5所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三大区域雾霾污染滞后一期的弹性系数同样均显著为正,这说明黄河流域雾霾的产生存在着较强路径依赖。首先是上游地区,三大核心解释变量中,产业的高级化较人口规模和产业合理化对雾霾影响的程度更大,但三者对于雾霾影响的程度并不显著。黄河上游主要囊括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份的大部分城市,也集中了全流域雾霾的低值区。通过黄河流域上游的雾霾数据可知,黄河上游地区集中了全流域雾霾低值区,另外由于这些地区常年处于人口流出区,整体经济实力弱,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这也使在分区域分析后,包括人口规模在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的影响并不显著。中游城市囊括了山西、陕西、河南等大部分城市,人口众多,因而人口规模对黄河流域中游地区雾霾变化的影响也高于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的影响,而技术研发、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公共汽车数量都对雾霾起着抑制性作用。黄河流域的下游区域主要包括了山东全部和河南的部分城市,在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规划中,山东半岛城市群将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领头羊的角色。在下游城市中,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每上升1个百分点,流域内雾霾浓度将下降3.101个百分点,产业的高级化成为抑制黄河流域下游城市雾霾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人口规模与雾霾呈现显著相关的正向关系,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雾霾将增加0.745个百分点。此外,人均道路的铺装面积增加也会带来雾霾的增加,而建成区的绿化率提高将抑制雾霾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