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Cr(Ⅵ)老化过程的动力学拟合结果》

《表2 Cr(Ⅵ)老化过程的动力学拟合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典型农田土壤中Cr(Ⅵ)的老化过程及主控因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采用3种不同的动力学方程对老化过程中有效态Cr(Ⅵ)动态变化进行拟合(表2),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99~1.00(P<0.01)。其次是Elovich方程(R2=0.83~0.97,P<0.01),而抛物线方程(R2=0.51~0.75,P<0.01)拟合效果较差。二级动力学模型中假定吸附的限制性过程是化学吸附。虽然该模型基于表面反应,但可以模拟由颗粒内部扩散驱动的吸附动力学[40]。因此,可以初步推测表面吸附可能是Cr(Ⅵ)老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当土壤表面的结合位点被充分占据后,Cr(Ⅵ)可能扩散到土壤中吸附物质的孔隙,最后进入土壤矿物的晶格内[35]。抛物型扩散方程曲线并未穿过原点(a≠0),说明扩散作用不是Cr(Ⅵ)老化的唯一过程[41]。Elovich方程常用来描述土壤中养分和污染物的吸附和解吸动力学过程[42]。土壤中有效态Cr(Ⅵ)的变化可以用Elovich方程较好地拟合,说明土壤中Cr(Ⅵ)的老化可以看作是多个一级反应同时发生的过程[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