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南宋七卷木刻插图本《法华经》简表[13]》

《附表:南宋七卷木刻插图本《法华经》简表[13]》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宋元《法华经》扉画形式的传播与挪用——东亚文化交流的一则个案》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两浙地区,这种以“高台说法图”为标志的《法华经》版画流行于南宋,到了元代,风气再变。约在宋元之交,出现过一套大字本《法华经》(中国国家图书馆、常熟市博物馆藏)[14],七卷卷首均有扉画,构图模式和图像内容与南宋版画相近,但是“大字本”不再表现高台,又恢复到莘县所出北宋刻本的早期做法。元朝还陆续出现过“顾逢祥大字本”(中国国家图书馆)、“元刊苏体本”(台北故宫博物院)、“陈道荣刊苏写本”(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多个版本,都不描绘高台,形成了第二个广为流行的七卷刻本《法华经》扉画系列。这个变化背后的原因尚不明了,但图像嬗变过程十分清晰。还要说明一点,上述变化仅针对两浙地区的《法华经》版画而言,而元朝时《法华经》以外的题材,以及两浙以外地区继续流行“高台说法图”,对此后文还要加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