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京津冀2005-2019年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空间格局演变》

《表4 京津冀2005-2019年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空间格局演变》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源来源:此表根据局域莫兰指数测算而得。

运用Geoda软件对京津冀13个地级市的生态福利绩效空间集聚度进行计算,对2005-2019年的Moran’s指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2005-2019年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莫兰指数均为正值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且均通过了95%的显著水平检验和P检验,Z值得分在2.935~4.127之间,表明生态福利绩效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即京津冀地区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空间分布的集聚现象显著。生态福利绩效莫兰指数在研究末期还存在上升趋势,不同城市间联系日趋紧密,特定城市生态福利绩效辐射效应明显逐渐影响周边城市。根据局域莫兰指数测算,可整理得出京津冀2005-2019年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空间格局变动情况,如表4所示。表4显示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空间局域关联模式,进一步表明各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冷热点分布不均。研究初期2005年京津冀城市生态福利绩效H-H集聚区(高效型)集中在京津冀中部地区的北京市和天津市,H-L集聚区(极化型)则分布在冀北地区,如张家口、承德、秦皇岛,L-H集聚区(空心型)集中石家庄和保定地区,L-L集聚区(低效型)主要分布于河北省的西南地带,如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地区,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北中南梯度递降格局明显。考察末期2019年,冀北部分地区进入H-H集聚区,包括北京、张家口、承德,天津、秦皇岛、廊坊位于H-L集聚区,唐山、保定、邢台、邯郸位于L-H集聚区,衡水、沧州位于L-L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