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宋代各路人口密度:宋元棉花东进的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研究》

《表1 宋代各路人口密度:宋元棉花东进的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宋元棉花东进的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摘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编甲表40,数字的校勘取舍见原书注。

据葛剑雄考证,宋代的最高人口数已经突破1亿[11],高于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见图1。一般情况下,人口增长,既指人口的自然增长,也指人口迁移等引起的非自然增长,二者相互影响。人口增长可以用人口密度指标来表示。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宋代的人口密度在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福建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梓州路)、京畿路最大,因此江南、福建、四川、京城各地区人口增长较多。而且,据台湾学者研究,赵宋之际是我国历史上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时代,其后几朝未能有超过者[12]。北宋时城市人口比例为20.1%,南宋时更达到22.4%[13]。这可以视作中国古代人口增长和城市人口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宋代《嘉定镇江志》中记载的润州“造罗务”机构,“旧课十二日成一匹……岁终颇以鞭棰督促”[14]推测宋代人口增长所需织物的急切,要“鞭棰督促”才能织造出合适的数量。棉花的种植和使用是缓解人口增长所需织物的重要举措。如上文所述,宋代的人口增长推动着棉花在中国内地,特别是在江南、福建、成都、京城各地区的种植技术和纺纱技术的高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