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生活质量相关计划与报告[3]》

《表1 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生活质量相关计划与报告[3]》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活质量现代化:世界历史经验及其中国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价值性目标[1]。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于幸福生活的探讨,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2]。关于生活质量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大致兴起于20世纪。学术层面: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的《丰裕社会》阐述了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对生活质量做了大量的研究;70年代以来,生活质量研究扩散到了全球;8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开展生活质量研究;90年代,国际生活质量学会成立。实践层面:20世纪60年代,美国启动“伟大社会”改革运动,把生活质量纳入国家目标;90年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始每年发布《人类发展报告》;21世纪初,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启动了生活质量相关计划;201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美好生活质量指数;2015年,欧盟发表了《欧洲的生活质量报告》;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