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烧成温度下NCM811的循环性能》

《表2 不同烧成温度下NCM811的循环性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烧成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合成LiNi_(0.8)Co_(0.1)Mn_(0.1)O_2材料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3所示是材料在新威电池测试柜上测试的电性能曲线图。测试条件:电压为2.75~4.3 V、25℃下,恒流充放电测试。以0.1 C(1 C=200 m Ah/g)倍率的电流进行首次充放电测试,图3(a)中随着烧成温度的增加,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800℃时首次充放电曲线性能最好,比容量有203.86 m Ah/g,库伦效率为87.88%,这归因于材料有最小的阳离子混排度和良好的层状结构;而760℃材料性能最差,比容量只有179.02 m Ah/g,这是因为材料表面发生团聚且阳离子混排相对较高,使电性能变差;而820℃高温下,材料虽然有较小的阳离子混排度,但高温导致锂盐挥发较多,表面形成缺锂化合物且团聚现象严重,增加了电荷转移阻抗,使材料比容量降低。图3(b)中,800℃下的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在不同的倍率下其比容量都是最高的,说明该材料有着较低的极化率,其循环可逆性也较好。这归因于800℃时材料最低的阳离子混排度及较好的层状结构,良好的层状结构利于Li+在其中的脱嵌,增加了材料的离子和电子电导率,使材料的电性能更好。而在低温或高温下,材料的倍率性能都明显减弱,这是因为低温下材料生长不完全,一次颗粒还未完全长大,阻碍Li+扩散,使其性能下降;而高温下锂盐挥发过多,材料表面形成缺锂化合物且团聚现象严重,使材料电性能变差。图3(c)为材料在0.2 C倍率下的循环图。图3(c)中760℃烧成材料在100次循环后有较高的容量保持率,为86.94%,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材料有着较小的粒径,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增加了活性物质与电解质间的界面接触面积,使材料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但其初始放电比容量较低,只有167.09 m Ah/g。780、800℃下的材料有着较高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92.34、195.23 m Ah/g,在1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1.65%和80.27%。而820℃材料容量保持率最差,为40.79%,这归因于高温烧结时材料的一次颗粒异常长大且团聚现象严重、形貌不规整,不仅增加了Li+的扩散路径,还让电荷转移阻抗增加,使电性能变差。分析图3(d)和表2中数据,800℃烧结材料有较好的循环性能,5 C高倍率电流下,200次循环后材料仍有76.71%的容量保持率,这归因于800℃烧结时材料有较好的层状结构且阳离子混排度较低,晶体生长较完整,增加了Li+脱嵌速率,利于材料电性能,这与XRD测试结果一致;而820℃烧结的材料循环性能最差,200次循环后只有59.47%的容量保持率,这主要是因为材料团聚现象严重,阻碍Li+的扩散,增加了电荷转移阻抗值,与SEM图测试结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