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3—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举措》

《表2 2013—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举措》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国家政策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2013年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有关的大气污染防治举措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国家从减排、监管、预警、区域联防联控等多个角度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进行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卫星遥感数据[45]显示,2013—2018年,京津冀NO2和SO2柱浓度分别下降27%和79%.2013—2019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见图1),重污染天数大幅下降(见图3).2013年,《大气十条》开始实施,制定了10条35项重点措施,以PM2.5为重点,以2017年为目标年,对全国、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提出了具体要求.2015年,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同时史上最严格的环保督查制度开始实施.从2017年秋冬季开始,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连续发布了4个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以秋冬季PM2.5浓度下降和重污染天数减少为目标,通过长效措施、季节性错峰以及重污染天气应对相结合,着力改善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六方面措施,分解落实到国家相关部门,同时明确量化指标与完成时限.与此同时,2017年启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来源、重点行业与污染物排放管控技术、大气污染综合决策支撑以及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开展攻坚,实现了重大突破,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