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水域水产养殖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比》

《表2 不同水域水产养殖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渔业环境面临形势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一方面水产养殖可减排CO2、缓解水域富营养化,促进渔业绿色低碳发展。滤食性贝类、某些棘皮动物、浮游植物和大型藻类等清洁生物可以去除养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并转化成有价值的产品。据估算,2014年我国海水贝藻养殖从近海海洋移出1.68×106 t碳,淡水滤食性鱼类等养殖从内陆水域移出约1.6×106 t碳,两者合计对减少大气CO2的贡献相当于每年造林1.2×106 hm2。另一方面,水产养殖的氮、磷等污染物排放是重要的面源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向水中投放大量的饲料、渔用药物等,除养殖对象吸收外,养殖水体中的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渔用营养物质和渔药大量增加,造成氮、磷和渔药以及其他有机物或无机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排放后导致对水环境的污染。研究表明,以现在的饲喂方式,投喂饲料的80%被鱼摄食,但其中只有20%用于鱼体增重,其余60%作为粪便排出体外;另外的20%作为残饵直接排放到水环境中。由于水产养殖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养殖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不高,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禁用药物的问题比较突出,造成产品的药物和有害物残留超标问题比较严重。近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多次因质量问题受到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多宝鱼”“长江毒鱼”等事件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总体上水产养殖的污染负荷所占比例较小,但某些海湾、湖泊和水库,水产养殖也会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见表2)[2~17],这与局部水域的水动力交换条件、生产方式以及养殖模式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