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79—2005年淮河旱涝灾害及水污染情况》

《表2 1979—2005年淮河旱涝灾害及水污染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淮河70年治理历程及“十四五”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未查到相关资料,视作无灾害。

自1979年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沿淮两岸出现了大量工业企业。一些“十五小”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使河流水体受到污染。此外,淮河流域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广大,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伴随着农药化肥的普及使用,大量未被作物利用的化肥和农药残留随雨水冲刷进入地表径流并汇入河流,加快了淮河水体的污染。加之20世纪60年代前后为解决旱涝灾害在河流中上游修建的大量闸坝,阻断了河流上游污染负荷与下游水体的自然联系,切断了河流的清水补给,降低了水流速度,大量污水、泥沙及营养物质滞留在水体,各种污染物在闸坝前聚集形成污染团,严重污染水体。在枯水期,关闸蓄水容易造成河流污水发生聚集,形成高浓度污水团,成为河道型污染水库;而在汛期,当河流开闸泄流时,蓄积于河道的污染团集中下泄,污染下游水体,导致淮河时常发生重污染事故(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