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文化基因统计》

《表1 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文化基因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文化基因视角下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创新发展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非物质文化主要指不具有具体的物态表现形式,但具有较高艺术和历史传承价值的精神文化和民俗文化,通过分类整理,将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非物质文化资源总结如下:(1)长城文化。金山岭长城精神和神话传说都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长城精神主要包括战争时期形成的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与和平年代弘扬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等。而神话传说又为金山岭长城赋予了传奇色彩,比如随父修长城的黑姑因长城大火,最终葬身火海,后以其名字命名的黑姑楼(黑楼)传说;二郎神为运条石“变羊上山”的望京楼传说;以及人美心善为修长城士兵送水送饭,却不慎坠崖的桃春姑娘,人们为了纪念她而命名“桃春楼”的传说,等等。这些长城精神和神话传说为金山岭长城赋予了独特的文化记忆点。(2)红色文化。古北口长城战役中,金山岭长城作为起点为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充足的抗战准备,而位于金山岭长城上的青石梁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相关资料记载,青石梁战役期间,滦平县无数百姓主动捐粮食、抬担架、救伤员,为前线战争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支持。战争结束后,青石梁成为电影《风云儿女》的取景地,电影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也以此为创作背景。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被举国传唱,青石梁抗战的不畏强敌、英勇拼搏精神也在国歌的传唱中得以传承。(3)民俗文化。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所在的滦平县是一个满、蒙、回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城,其中满族人口超过18万,占县城总人数的64%。旅游经济区内的三岔口满族村,较多地保留了满族的生活习俗和居住习惯,比如吃粘食、火锅和白肉,禁用狗皮制品、禁食狗肉等,满族文化浓厚。此外,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所在的滦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现保存民间花会13批,涉及200档节目,还有超过20处的庙会和民间风俗活动。2010年,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棉花鬼”亮相鸟巢,广受观众喜爱(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