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深圳市LCZ分区土地利用成分表》

《表4 深圳市LCZ分区土地利用成分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LCZ的城市气候区划方法及应用——以深圳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其中LCZ 1~3高密度建成区总面积为444.46 km2;LCZ4~6低密度建成区总面积为362.55 km2;LCZ A~G非建筑区总面积为1 184.69 km2。

深圳市的LCZ分类主要参考了深圳市空间形态参数层和深圳市地表覆盖参数层,通过GIS进行要素层叠加和分类。对比Oke的17种局地气候区分类方法,城市空间形态参数层主要作为建成区LCZ 1~10区的划分依据,而地表覆盖参数层则作为LCZ A~G区域的分类依据。结合深圳市高城市化率和高城市开发强度的特点,剔除掉LCZ 7~10的局地气候单元类型。最终得到深圳的LCZ 1~6和LCZ A~G地表覆盖的分区(见表3、表4)。高密度区LCZ1~3的建筑密度大于等于0.2,低密度区LCZ 4~6的建筑密度为0.05~0.2。将平均建筑高度小于10 m的区域划分为低层,平均建筑高度在10~30 m的区域为多层,平均建筑高度大于等于30 m的为高层。在LCZ A~G中结合城市地表覆盖层的分类,将LCZ A~G重新归为4类,即疏密林地LCZ A+B、沙草地LCZ C+D+F、硬地或动态变化建筑区LCZ E和水体LCZ G。LCZ A+B由密林地LCZ A和疏林地LCZ B构成,该区域所占比重为29.6%。LCZ C+D+F由灌木丛林LCZ C、低矮植物LCZ D以及裸露沙土LCZ F构成,其所占比重为32.4%。LCZ E为硬地或动态变化建筑区,它区别于原有的硬质化表面。LCZ E既包含了LCZ 1~6区的城市建成区,也包含了LCZ 1~6区中的新增建筑,其作用是区别建筑普查数据与地表覆盖数据之间的年份差异,该区域所占比重31.8%。LCZ G与原有分类一致,代表水体,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为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