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韩文兵(2008)缝隙坝拦截泥石流漂木混合体试验方案相关参数与本实验的对比》

《表3 韩文兵(2008)缝隙坝拦截泥石流漂木混合体试验方案相关参数与本实验的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缝隙坝对携带漂木的泥石流减灾效果实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实验中泥沙流出率水平整体较低,即使是未形成漂木堵塞体的情况,泥沙流出率水平也低于韩文兵实验中缝隙开口完全闭塞时的数据,约40%左右(图8)。其原因可从两个试验的设置条件来分析,本文实验与韩文兵(2008)实验设置相关参数对比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两者在拦砂坝类型、漂木配置、泥沙规模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首先,多开口的缝隙坝开口密度较大,排泄能力更强;其次,韩文兵模拟的洪水溃决型泥石流规模相对较大,当缝隙坝体开口被漂木堵塞后(绝大多数情况下开口的闭塞度达到100%)(表4),大量泥沙到达坝前越坝溢流排泄,因而泥沙流出率总体呈较高水平。而本文实验泥石流流量较小,不存在溢流排泄的情况,所以形成的漂木稳定堵塞体对泥沙的拦截效果显著;再次,可能还与实验时漂木的摆放方式不同有关,韩文兵实验是将漂木竖直插在泥沙中,本实验是摊铺于沙石表面,后者更有利于漂木的启动并先于泥沙到达缝隙坝口,所以一旦形成漂木堵塞体后泥沙流出率的水平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