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机构反演得到的丁青5.1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表1 不同机构反演得到的丁青5.1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20年1月25日西藏丁青5.1级地震总结》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CENC:中国地震台网中心;IEF: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所;IGP: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GCMT:美国哈佛大学全球大震矩心矩张量解

丁青5.1级地震发生后,多家研究机构利用不同方法计算震源机制解,结果见表1。不同研究机构计算的震源机制解整体上较为一致,其中,节面Ⅰ滑动角的反演结果均在-135°—-90°,表明此次地震为以拉张性质为主的破裂类型,兼具一定右旋走滑分量。地震的节面Ⅰ走向NW3°—NE14°,节面Ⅱ走向NE210.9°—NE227°,均为近NS向,该反演结果与余震近NS向的展布特征较为吻合。矩震级方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GP)反演得到的震级最小,为MW 4.9,哈佛大学(GCMT)反演得到的震级最大,为MW 5.2,二者相差0.3,各机构结果之间差异较小。不同机构演算得到的地震矩心深度差异较大,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IEF)计算得到的深度最浅,为7 km,GCMT得到的深度最深,为20.9 km,二者相差13.9 km。不难发现,国内各机构计算得到的地震矩心深度普遍较浅,在7—12 km,远小于国外机构计算的结果,造成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国内机构拥有更多可供使用的近震台站数据,能够对地震矩心深度有更为严格的约束,而国外机构更多使用远震台站,地震矩心深度的识别精度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