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个研究机构得到的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7.0地震震源机制解》

《表1 各个研究机构得到的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7.0地震震源机制解》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7.0和9日新疆精河M6.6地震震源机制解》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美国地质调查局;(2)哈佛大学全球中心矩张量解;(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4)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九寨沟M7.0地震发生之后,国内外多家机构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地震源参数,相关研究机构及本文获得的结果均列于表1中。其中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结果与哈佛大学全球中心矩张量解(GCMT)比较接近,断层的性质为正斜滑断层;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CEA-IG)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CEA-IES)的结果与USGS和GCMT的结果差异比较大。本文获得的断层面解、震源深度与估计震级都接近USGS和GCMT的结果。总体而言,本次地震的走滑分量比较强,可视为1个近走滑型地震。各个研究机构甚至同一个研究机构的反演结果存在的差异,来自于与地震矩张量反演相关的不确定性,其中与观测波形资料相关的不确定性包括选取的震相(P波、SH波、面波或W-Phase震相)、滤波带宽以及波形资料的方位角覆盖等。另外,体波或面波资料相对W-phase震相频率较高,对于体波而言地壳速度模型的相对微小变化有可能会对理论地震图产生显著的影响。各相关研究机构获得的震源参数有些是使用体波或面波资料反演的,且合成理论地图使用的地壳速度模型也可能不一致,最终导致公布的发震断层面参数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