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钱塘江河口治江缩窄前后河宽变化(km)》

《表4 钱塘江河口治江缩窄前后河宽变化(km)》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钱塘江河口潮波特性变化及原因剖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钱塘江河口剧烈的河床变化、频繁的主槽摆动、涨坍无常的两侧岸滩给防洪御潮以及淡水、航运、滩涂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减弱上述不利因素,20世纪60年代初明确了减少进潮量、加大径流与潮流比值的治理原则,制订了全线缩窄江道的整治规划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工程措施是乘淤涨高滩的时机分片分期筑堤围涂,逐渐达到规划堤线,至2017年底,钱塘江河口浙江水域共围涂面积1 305 km2。治江缩窄工程进展如图1所示,从中可知,该工程总体上由闸口开始自上而下逐步推进。20世纪60年代前,钱塘江河口仅有闸口—七堡河段的零星围涂。20世纪60—70年代为大规模围涂期,共围550 km2,主要集中在七堡—盐官河段以及曹娥江口门附近。20世纪80—90年代,围涂重点在盐官—澉浦间的尖山河段。进入21世纪,围涂重点逐步下移至澉浦以下河段。治江缩窄后,闸口断面河宽由1.2 km缩窄至0.9 km,盐官断面由11.9 km缩窄至2.8 km,澉浦断面由20.6 km缩窄至16.5 km,如表4所示,其中,仓前—盐官河段的河宽缩窄幅度最大,缩窄了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