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落棒工况下堆内最高温度及其位置分布》

《表3 落棒工况下堆内最高温度及其位置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某型空间堆堆芯热工水力特性数值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结合图8分析所得结果可知:随着冷却剂流过堆芯,在流动方向即堆芯轴向上各子通道内流体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大部分子通道流体流速逐渐变大,个别子通道如子通道2、3会出现流体流速大小起伏变化的情况;且子通道1、4、5、10内流体与其他子通道内流体的温差和速度差都逐渐加大,因为这几个子通道相比于其他子通道流动阻力小,流速大,温升高。在落棒事故中,控制棒插入到堆芯不同位置的工况下,堆内最高温度均出现在子通道9紧邻的燃料棒外表面,这与以上分析得到的堆芯结构导致流场分布不均匀有关,控制棒的插入会使得堆芯功率峰值沿轴向偏移(见图10),从而使最高温度值出现的点向堆芯入口处移动(见表3),在不同落棒工况下燃料棒最高温度均未超出1 873.15 K的设计基准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