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耕地利用形态指标体系》

《表1 耕地利用形态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转型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耕地利用形态可以从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两方面度量[2]。显性形态通过数量与空间结构体现,耕地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直观反映耕地利用数量情况,考虑到各县域人口与城市发展差异,指标均采用人均值。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测算耕地斑块占景观面积指数(PLAND)及耕地斑块聚集度指数(AI),以此测度耕地空间结构与集聚程度。由于隐性形态中产权与经营方式无法量化,其演化规律受土地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制约[30],考虑到数据可获取性与研究可行性,隐性形态指标的选择仅保留质量、投入、产出及功能等4个可量化指标;同时,考虑到京津冀地区粮食供给功能与城市建设功能的强烈矛盾及体现在空间上的显著区域差异,指标分别选用粮食单产、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农业人均产值及单位耕地供养人数,从耕地质量水平、投入强度、经济产出及供养功能方面描述耕地隐性形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