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形态格局变差分维数》

《表4 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形态格局变差分维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转型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转型格局变差分维数数值来看(表4),在全方位上,1990—2015年各研究时段分维数数值呈现波动增大的变化态势,总体上分维数数值由1.567增大至1.767,越来越接近2,且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因此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形态指数在空间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在全方位上空间异质性减弱。分时段来看,1990年分维数以东南—西北方向为最小值,表明该时段内耕地利用形态指数在东南—西北方向上空间异质性最强;而2000年则以东北—西南方向上空间差异更为显著;2010年之后分维数以南—北方向上最小,且拟合效果较为理想,表明在南—北方向上空间差异最显著。耕地利用形态指数Kriging插值3D演化图显示(图5),京津冀地区耕地利用形态指数峰值区较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呈现自东南向西北方向阶梯式下降的态势,且有次高峰分布在西北部,总体上与耕地利用转型冷热点分布特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