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C/N条件下进出水时活性污泥EPS含量》

《表3 不同C/N条件下进出水时活性污泥EPS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碳氮比对SBR系统硝化过程及EPS三维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单位:mg/g SS

图3为SBR系统在运行期间不同C/N条件下进水(硝化开始,下同)和出水(硝化结束,下同)时EPS含量的变化规律。如图3和表3所示,R5、R10和R15系统随着运行周期(第1~80周期)的增加,进水[图3(a)]和出水时[图3(b)]的EPS含量表现为递增的趋势,在第80周期后无明显增量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C/N条件为0时,进水和出水时的EPS含量在运行周期内并无明显变化,可以认为随着周期数的增加,R5、R10和R15系统运行趋于稳定,系统筛选得到较为稳定的微生物种类,则所产生的EPS含量将无明显波动,而R0系统缺乏碳源,微生物活性较低,产生的EPS含量较低,则每周期的EPS产量差异性较小。另外,随着C/N值的升高,进水和出水时的EPS含量均增大(进水:16.4mg/g SS→37.0mg/g SS→39.3mg/g SS→43.8mg/g SS;出水:18.0mg/g SS→40.7mg/g SS→43.3mg/g SS→48.9mg/g SS),可得R5、R10和R15系统内EPS含量分别是R0的2.2倍、2.4倍和2.7倍,即高C/N有利于提高EPS产量[7-8],而Paulina等[26]以好氧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有机物负荷:0.78kg COD/(m3·d)、1.16kg COD/(m3·d)和1.53kgCOD/(m3·d)],发现低有机物负荷下EPS含量高于其他2种运行负荷,由于本文研究对象为活性污泥絮体EPS,而Paulina等[26]研究内容是好氧颗粒污泥EPS,两者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好氧颗粒污泥去除有机物效率较高,在低有机负荷下,有机化合物的消耗时间较短,微生物则经历较长的饥饿期,导致好氧颗粒污泥分解,产生大量的EPS[27],而高C/N对活性污泥絮体EPS含量影响则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