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胃肠道型和非胃肠道型神经鞘瘤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特征》

《表2 胃肠道型和非胃肠道型神经鞘瘤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神经鞘瘤的MRI特征与其病理基础密切相关。Antoni A区瘤细胞密集,血供丰富,在CT上多表现为稍低密度,在T1WI上多为等信号,在T2WI上多为稍高信号,增强早期多为轻中度强化,延迟扫描强化程度增加,可为中度或明显强化,强化程度可低于或高于正常肝实质。Antoni B区瘤细胞稀少,排列成稀疏网状,细胞间有较多的液体,在CT上多表现为低密度,在T1WI上多呈低信号,在T2WI上多呈高信号,增强强化多不显著。这两种结构常常同时存在于同一肿瘤中,造成神经鞘瘤的CT密度和MRI信号不均匀,表现为其在CT平扫上呈稍欠均匀的低密度影,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在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增强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本组病例的CT和MRI特征与文献报道一致[3-6,9,11]。肿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少数可呈分叶状,本组病例中16例为圆形或类圆形,2例为分叶状,与报道相符[3-6,9,11]。肿瘤内部可发生囊变、出血、钙化,则会出现相应的CT和MRI表现,造成神经鞘瘤影像学特征的多样化[2-6]。但有学者认为,胃神经鞘瘤不会出现退行性改变,不会出现坏死、囊变、出血、钙化的现象,认为这是胃神经鞘瘤的一个特点,并认为该特点与胃神经鞘瘤在病理上以Antoni A区为主有关[9]。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胃肠道型神经鞘瘤的一个共有特点[11]。本研究结果基本与此报道结论相符合,所有12例胃神经鞘瘤和2例十二指肠神经鞘瘤均未出现明显坏死、囊变及出血,即使是在1例较大的胃神经鞘瘤(最大径73.7mm)中也未见到,仅1例出现肿瘤内部点状钙化。但是也有少数胃神经鞘瘤出血、钙化及囊变坏死的报道[12]。在本组其余4例非胃肠道神经鞘瘤中,3例(75.0%)可见囊变和钙化。此外,在本组18例神经鞘瘤中均未见到明显的出血改变,提示出血在消化系统神经鞘瘤中可能并不常见。由于神经鞘瘤多为良性肿瘤,肿瘤周围淋巴结肿大罕见,本组病例仅1例出现肿瘤周围淋巴结增多和增大。神经鞘瘤的其他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内部迂曲血管影和增强后肿瘤内部的小结节状异常强化灶。前者并不具有特异性,在很多肿瘤中均可见到这一征象,鉴别诊断意义不大。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后者在本组病例中发生率为61.1%(11/18),在神经鞘瘤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该征象目前在国内外文献中还未见报道,在病理上可能与该区域以Antoni A区为主有关。综上,笔者对胃肠道型神经鞘瘤和非胃肠道型神经鞘瘤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