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国家和地区养殖区有毒藻类密度与管理行为Tab.1 Management behavior of toxic algae densit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表1 不同国家和地区养殖区有毒藻类密度与管理行为Tab.1 Management behavior of toxic algae density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7年福建海域链状裸甲藻赤潮事件应急处置与思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国家海洋局要求,4—10月期间,各赤潮监控区每两周开展1次赤潮常规监测。常规监测时间间隔较长,往往不能发现监测区域内赤潮生物临界、水质指标异常等赤潮爆发的早期迹象。自2013年起,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结合本省海域4—6月赤潮高发的特点,在赤潮高发期间监测频次加密为一周2次。通过加密监测,在水色未见异常时监测到赤潮生物超过其赤潮基准密度,如2013年5月19—23日霞浦高罗海域的东海原甲藻赤潮、2016年4月18—22日平潭澳前海域的夜光藻赤潮、2016年5月3—4日平潭苏澳海域的夜光藻赤潮。但是,执行加密监测任务往往更加重视时效性以及赤潮生物密度是否达到赤潮标准,而对沉降浓缩时间[6]等检测技术要求的适当放宽,对于低密度的有害赤潮生物很可能无法监测到。海域中存在低密度的链状裸甲藻时,即使未达到赤潮基准密度,也可能因生物的累积传递作用造成危害。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海域存在低密度链状裸甲藻时,对养殖区提出限制措施[6](表1),福建省也参考提出当链状裸甲藻密度超过500 cell/L时,要对养殖区采取限制措施[10],如此低密度的有毒藻类很可能无法在执行的加密监测任务中发现。因此,可以制定管理海域高毒高危害赤潮生物种类名录,尝试利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等新技术手段进行特定藻种鉴定[15-17],获取低密度、孢囊状态的特定藻种变动情况,使赤潮监测工作更具选择性和目标性,更好地服务渔业生产和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