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CraYVV基因组结构中基因间隔区和各基因的遗传结构及中立性分析结果》

《表3 CraYVV基因组结构中基因间隔区和各基因的遗传结构及中立性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野茼蒿黄脉病毒的田间寄主范围及其基因多样性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s:分离位点数目;Eta:突变总数;k:核酸差异平均数;π:核苷酸多态性;θ-w:基于分离位点数目估算的种群突变率;θ-Eta:基于突变总数估算的种群突变率。s:Total number of segregating sites;Eta:total number of mutations;k:average number of nucleotide differences

CraYVV核苷酸多态性指数π分析结果显示,CraYVV中C1基因的π值最高,其次是基因间隔区和C4;基于分离位点数目估算的种群突变率θ-w以及基于突变总数估算的种群突变率θ-Eta分析结果也显示,CraYVV中C4基因的θ-w数值最高,其次是C1基因和基因间隔区;CraYVV中C1基因的θ-Eta数值最高,其次是C4基因和基因间隔区;V1、V2、C2、C3的π、θ-w和θ-Eta数值都较低(表3)。表明CraYVV中C1基因核苷酸突变引起的变异较其它基因和非编码区大,其次是C4基因及基因间隔区;V1、V2、C2、C3基因序列则较为保守,这与CraYVV不同分离物间的相似性比较结果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