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大众报刊对中国建筑展览会的刊载统计表(作者整理)》

《表4.大众报刊对中国建筑展览会的刊载统计表(作者整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古物的聚焦——1936年中国建筑展览会民族认同的策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展品的陈列分布情况来看,展览会对“古物的聚焦”的意图也表现得一览无余。上海市博物馆是个中空式建筑,1号大厅处顶部即建筑顶棚,红色柱子和宫殿式彩画可尽收眼中。(图3)同时,入口处的前厅、3号后厅、2-1及2-2号通道,乃至一楼至二楼的楼梯处均可以直接观赏到1号区域,二楼为柱式开放廊道,所以整个二楼区域也都可以随时俯瞰1号区域,形成一种对1号陈列厅“视觉聚焦”的场景。而1号陈列厅则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展品,中心位置展示的是一座巨大的古建筑模型——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图4)3号后厅则是二楼展厅观赏结束后回到一层的另一个视觉聚焦点,该厅陈列着基泰工程司的古建筑模型,包括四至七楼牌楼、千秋亭、紫禁城角楼、皇穹宇、风月亭、宫门、隆恩殿、扇式亭、祈年殿等北京城的重要建筑模型。中国营造学社和基泰工程司作为中国古建筑的研究者和传承者,他们的展品被置于一楼中轴线上,分属于参观路线的始端和末端,强化了古建筑在受众眼中的印记。正是展览会对展品有意识地分类陈列,以及刻意的参观流线设定,使得中国建筑展览会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古物聚焦”的视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