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年份黄淮地区品种类型比例》

《表3 不同年份黄淮地区品种类型比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1—2015年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品质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年份数据分析得出:2011年参加黄淮地区总共52个品种(不包括对照)依据品种分类审定标准划分,综合所有指标达到强筋指标和弱筋指标的均为0个,符合中筋标准的有23个,占该年度参试总数的44.23%。这说明该年度小麦品种品质指标普遍偏低,粗蛋白含量、稳定时间、湿面筋含量等普遍一致性较高,品质特性较多的集中在中筋组别。2012年黄淮地区区试个数为60个,符合强筋小麦审定标准的小麦品种有2个,占参加区试总数的3.33%,达到中筋指标的有13个,所占比例为21.67%,可知本年度小麦品种品质不高,不适合作为面粉企业的专用小麦,经济加工价值偏低。2013年出现4个小麦品种达到强筋小麦标准,占总数比例为9.9%,是2011—2015年期间强筋小麦个数最多的一年,但是该年度符合中筋小麦的品种没有,剩余54个品种则属于其他类型,不过整体分析,该年度小麦品质特性还是比2011、2012年有所提高。2014年黄淮区试试验参试品种中只有1个达到强筋标准,占总个数的1.49%,符合中筋标准的有16个,占总个数的23.88%,无弱筋品种,剩余品种都统一划分到其他。2015年总共有80个品种参加黄淮地区区试试验,达到这5年最高参试个数,根据标准划分其中强筋品种个数3个,中筋品种个数20个,未划分个数为57个,分别占总数比例为3.75%、25.00%、71.25%,由此可知参试数量的增加,育种家的育种水平也在不断增加,未能划分的品种类型在减少,育种方向逐步明确,效率提高。总之,黄淮麦区主要以中筋小麦品种为主导地位,符合优质强筋、弱筋小麦标准的品种数量非常之少,比例相对较少,其他普通小麦占有相当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