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影响肠道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表1 影响肠道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肠漏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LMR,lactulose mannitol excretion ratio,乳果糖甘露醇排出率比

表1总结了部分改善肠道通透性的临床研究,其中Zhou Q等[41]开展了一项口服谷氨酰胺对IBS患者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everity Scoring System,IBS-SS)及肠道通透性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口服补充谷氨酰胺可显著降低IBS患者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减少大便次数、增加大便稠度、降低肠道通透性。其他临床研究分析了多种不同的疗法,但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其临床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肠道益生菌或共生菌有望用于改善人体肠道屏障功能,但目前研究多处在动物研究阶段,如嗜黏蛋白-艾克曼菌来源的胞外囊泡(Akkermansia muciniphila-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AmEVs)可以降低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屏障功能[42],植物乳杆菌最小结构域微整合膜蛋白(micro-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M IM P),可降低肠道通透性、降低促炎因子(IFN-γ、IL-17和IL-23)表达、增加抗炎因子(IL-4和IL-10)表达[43]。目前较为明确的是通过饮食及非药物疗法,如益生元、益生菌等,可以治疗非病理性疾病所导致的肠通透性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