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国际指示语研究文献》

《表2 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国际指示语研究文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际指示语研究的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1973—2019)》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3的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清晰地展示了国际指示语研究的发展轨迹。其中较突出的三篇文献为Diessel(2006)、Aikhenvald(2004)和Stukenbrock(2014),它们在国际指示语研究发展历程中起着关键作用。Diessel(2006)的Demonstratives,Joint Attention,and the Emergence of Grammar借鉴发展比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指示语的作用是协调对话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该文献将指示语研究由传统语用学研究转向认知语言学研究。Aikhenvald(2004)在Evidentiality中关于人称指示语的论述被广泛引用。Stukenbrock(2014)的Pointing to an“Empty”Space:Deixis am Phantasma in Face-to-face Interaction主要关注从现实空间到心理空间的指示语研究。从三位作者的研究内容中基本可以判断出国际指示语研究发生了认知和心理转向,后续研究应加强对指示语的心理现实性、认知识解等话题的关注。为了能够更为精确地了解国际指示语研究共被引文献情况,本研究将结合文献被引频次展开进一步分析。本研究将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国际指示语研究文献绘制为表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