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分蓄洪区蓄洪容积、面积比较表》

《表1 分蓄洪区蓄洪容积、面积比较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武汉市周边分蓄洪区特征参数复核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2)中数据均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为规划值;(3)中数据来自湖北省水利厅,简称为防办图集值。(1)、(2)中规划值仅扣除底水容积,未扣除安全区容积。

武汉附近6个分蓄洪区自然地形多为低洼地带,并均有一定数量的湖泊,大多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围垦建成,70年代以后围垦基本停止。目前已有的水位面积、容积数据均为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数据,笔者查阅了一些不同时期的出版物及最新规划资料[2-4],发现武汉周边分蓄洪区的规划蓄洪面积、容积等特征参数存在诸多不一致之处,如表1所示。其中国务院2008年批复的《长江流域防洪规划》[3]作为2012年最新批复长流规的编制基础之一,其数据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但与湖北省水利厅2011年出版的防汛抗旱图集[4]中的一些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西凉湖分蓄洪区、涨渡湖分蓄洪区的蓄洪容积,武湖分蓄洪区的蓄洪面积等。各分蓄洪区蓄洪容积数据对武汉周边分蓄洪区的蓄洪能力和超额洪量安排有着重要影响。根据湖北省测绘局提供的高精度DEM数据,对武汉周边的西凉湖分蓄洪区、武湖分蓄洪区、涨渡湖分蓄洪区和白潭湖分蓄洪区的蓄洪容积、面积进行了复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