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2010-2019年藏晚群体歌舞节目内容分布》

《表2:2010-2019年藏晚群体歌舞节目内容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记忆、融合与创新:藏晚文化景观浅析——以十年“藏晚”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藏晚在文化表达中的这些特点,可以看作是源于特殊的历史进程下的集体记忆延续与再构:和平解放后,西藏从生产力低下的农奴社会一跃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留存于每一个体的生产生活经验还十分清晰且具有相当的延续性。在电视文艺创作时,这些具有集体记忆因子的民间文化艺术形态便成为了获得关注、引起共鸣的最好材料。虽然在电视晚会创作层面,是一种合现实性的策略化选择,但在传播层面便具有了文化建构的功能。文化的延续会沉淀为一种民族精神、民族气质的传承。牦牛、青稞、切玛等物像,打阿嘎、收割、祈福等人像都成为意蕴深广的符号被设置在充满“所指”的藏晚仪式场域中,在编创人员的意识参与下结构为新的符号系统,成为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集中认知与共时性感受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文化场。德国学者伽达默尔认为在文化传承中,“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务的修复,而在于与现实生命的思维性沟通。”[7](P299)那些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生产场景被电视技术、舞台艺术重新编排成为可供欣赏的电视艺术形式,并由主持人的语言赋予其含义,注入现时代的内涵与寓意,不仅强化了民族的自觉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藏民族对自我传统文化的合时代与现实特征的认知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