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97—2016、1997—2005及2006—2016年FDI1对中国城镇化影响的回归结果》

《表1 1997—2016、1997—2005及2006—2016年FDI1对中国城镇化影响的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中国城镇化了吗——基于时空变化分析和门槛效应检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估计标准误,*、**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下显著,下同。

根据面板模型设定,得到1997—2016、1997—2005及2006—2016年FDI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城镇化影响的回归结果,如表1、2。具体来看,从表1全国视角,1997—2016年外资参与度的系数为0.113,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在研究区间内,FDI对城镇化起到正向作用。分时间段检验来看,1997—2005、2006—2016年外资参与度的系数分别为0.089、0.119,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FDI对城镇化的正向影响显著增强。2005年以来伴随劳动力价格上涨、环境规制加强,部分外资加快了撤离中国步伐,转而到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FDI对中国城镇化的影响并未按预期随外资减少而出现下降,反而增强。主要原因可能是FDI分布的产业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2010年以前FDI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而随着制造业盈利能力下降以及深化开放和负面清单制度的实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FDI进入的最主要产业。以2017年为例,FDI在中国三次产业的分布占比分别为0.82%、31.25%、67.93%,第三产业占比已超过第二产业两倍。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容量要显著大于第二产业,因此外资分布产业的变化有效对冲了部分FDI撤离对城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FDI对中国城镇化的正向影响在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