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总效应分解:直接效应、间接效应》

《表5 总效应分解:直接效应、间接效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融分权、保增长压力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SDM模型的特点是在SAR模型基础上加入对解释变量空间滞后系数的估计,以捕捉其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以金融分权为例,其直接效应是指本地区金融分权变动对本地区隐性债务规模的边际效应;间接效应是指所有非本地区金融分权变动对本地区隐性债务规模的边际效应,反映了金融分权的空间滞后效应;总效应是指所有地区金融分权变动对本地区隐性债务规模的平均边际效应;总效应等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之和。借鉴LeSage和Pace方法[36],将金融分权和保增长压力等解释变量对隐性债务影响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系数βk对被解释变量的边际效应矩阵为[(In-ρW)-1(βkIn+Wθk)]rsum,直接效应为该矩阵对角线元素的平均值,间接效应为该矩阵所有非对角线元素行和的平均值。将基准回归模型(d)以及该模型更换W2矩阵后的两次回归汇报的效应分解结果列于表5中。从表5可以看出,金融分权对隐性债务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至少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且间接效应系数在模型W1、W2中均大于直接效应系数。这说明金融分权对隐性债务的影响更重要的作用渠道是空间滞后效应,即金融分权导致区域间出现竞争及压力效应,若相邻地区通过金融分权举借了更多隐性债务,就会诱使本地区模仿这种行为,进而推高本地区的债务规模,这为理论假说3提供了十分有力的证据。这一结果在现实情况中可以得到印证,各地在隐性举债中确实有模仿行为,例如纷纷成立各类融资平台向银行融资,竞相争取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争相到境外发债,积极向中央申请更多债务额度等。已有文献认为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具有竞争性[29],或认为地方政府举债决策有相互依赖性[35],主要计量证据就是空间自回归系数显著为正,本文则进一步发现金融分权是举债空间关联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保增长压力对隐性债务的直接效应系数均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间接效应系数在模型W1中接近于0,在模型W2中为正,均不显著。这说明保增长压力的空间滞后效应是较弱的,相邻地区保增长压力升高并不会导致本地区债务增加,债务增长主要受本地区保增长压力直接影响。控制变量中,总抚养比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比较明显,间接效应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