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基于MPN培养系统添加Rpf的3种培养基中VBNC菌复活率比较》

《表2.基于MPN培养系统添加Rpf的3种培养基中VBNC菌复活率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广西蚕沙细菌组成多样性解析和VBNC菌群的发掘》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实验中采用了2种分离方法,即常规稀释涂布分离法、基于MPN培养系统中添加失活Rpf对照组分离获得的可培养细菌和添加活性Rpf实验组分离得到的可培养化VBNC细菌,菌株组成在属水平上的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分离方法均能获得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细菌;常规法与加Rpf实验组均能分离到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细菌;常规法与加失活Rpf的对照组均能分离到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添加活性Rpf和添加失活Rpf的培养基均能获得外杆菌属细菌;而添加活性Rpf的实验组还分离得到了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柄杆菌属(Caulobacter)、玫瑰单胞菌属(Roseomonas)、泛生菌属(Pantoea)、欧文氏菌属(Erwinia)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6个属的菌株,表明在蚕沙中存在较大比例的VBNC菌,同时也证实了这些VBNC菌无法在常规分离培养基和对照组培养基中被检测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