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养分因子平均值的显著性差异检验》

《表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养分因子平均值的显著性差异检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胜利矿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F为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值;Sig.为检验显著性。

对研究样本进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的土壤养分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5)。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土壤pH、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露天采坑和排土场的土壤pH明显高于耕地、草地等受工矿活动影响较小的区域,这是由于煤矿开采导致山坡表层土壤盐分逐渐积累,交换性钠离子饱和度升高,所以矿业用地的pH高于其他地区[27-28]。耕地的土壤pH低于草地,造成的原因可能有:(1)施用氮肥、作物带走较多盐基离子导致耕地pH降低;(2)放牧过程中牲畜在草地留下粪便,导致pH升高。相关研究表明[27,29],土壤有机质含量与pH、土壤通气性呈负相关,与土壤黏粒含量呈正相关。煤矿开采改变了原有的岩土结构,造成包气带水分含量减少,影响植被生长,导致当地植被覆盖度下降,风化作用加强,致使黏粒含量下降、孔隙度增加;由上文可知露天采坑和排土场的土壤pH较其他位置高;再加上排土场土壤质量差,植被恢复缓慢,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并不明显[26],因此矿业用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较低。草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高于耕地,主要是由于附近牧民长期放牧,在草地表层土壤留下牲畜粪便等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