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M气田I气组地震相分类表》

《表1 M气田I气组地震相分类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地震相及生产动态的沉积相研究——以莺歌海盆地M气田新近系上新统莺歌海组二段I气组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M气田目前的开发程度,下一步调整挖潜的重心位于7井区,笔者将Ⅰ气组7井区地震相划分为中强振幅中等连续填充型地震相、中强振幅连续迁移型地震相、强振幅席状地震相、弱振幅席状地震相四类:(1)中强振幅中等连续填充型地震相反射外形为上超充填,反射结构为中频低连续,同相轴连续性好,底面较为清晰,表现为明显的下切特征,厚度较厚。顶面与上覆围岩岩性差异大,同相轴连续且平缓(原状沉积)。该类型地震相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为重力流水道改造后的滩坝沉积,实钻井点显示上述反射特征的地层为干层或差气层,向底部渐变为泥岩,砂岩电性特征为低幅反旋回漏斗形,M-12井钻遇填充型地震相区域[15](图3)。(2)迁移型地震相顶面同相轴连续且平缓,反射结构为中频低连续,内部有明显的迁移、侧积现象,沉积微相为滨外滩坝相受重力流水道改造侧缘沉积为主,测井解释为干层。M气田早期实施的E9H井投产后生产效果较差,证实迁移型地震相储层物性差、产能低。岩性变化为渐变,厚度较薄。沉积微相以临滨滩相为主,实钻井显示上述反射特征的地层为干层或差气层,向底部渐变为泥岩,砂岩电性特征为低幅反旋回漏斗形或箱形,以B2H、B4H井较为典型[16](表1)。(3)强振幅席状地震相反射外形为平行强振幅特征,砂顶强振幅、中高频、连续性较好,砂底振幅较砂顶弱。整体呈向上增强的反射结构,底面可连续追踪,厚度较小。沉积微相以临滨砂坝相为主,实钻井显示上述反射特征的地层为高电阻率气层,向底部渐变为干层、泥岩,储层电性特征为高幅反旋回漏斗形,以B2H、B3H、B4H、B9H井较为典型[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