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空间计量模型所选取的变量定义》

《表2 空间计量模型所选取的变量定义》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减贫效应——基于15个省份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变量y2、x3和x7进行了对数处理;农村居民平均收入在2012年及以前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开始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本文选取农村贫困发生率和底层40%贫弱农户的平均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见表2)。(1)农村贫困发生率(y1),它反映了各省按新贫困标准确定的绝对贫困人口的分布广度。由于我国现行贫困线仅比世行极端贫困线高20.5%,故采用农村贫困发生率来表征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的状况。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扶贫开发年鉴》和《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以收入贫困为主,如财政部2017年调研的8省24个贫困县2016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 79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63%。而且,在2016年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中,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 329元,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 391元。因此,本文借鉴张萃(2011)[26]、刘芳(2016)[27]等的实证处理方法,以人均收入的自然对数值衡量增收状况,具体则根据农村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组数据,将低收入组农户、中等偏下收入组农户收入进行平均得到贫弱农户的平均收入并作对数处理(y2),用以表征我国相对贫困的底层40%贫弱农户的经济状况。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地方统计年鉴、统计调查年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