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项目实施过程中14种中国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采用的繁殖方法和获得的种苗数量》

《表2 项目实施过程中14种中国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采用的繁殖方法和获得的种苗数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4种中国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特性和人工繁殖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对14种中国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进行了繁殖技术的系统研究(表2)。采用种子繁殖成功的有12种,繁殖幼苗数量达230,000株,没有繁殖成功的2个种分别是河北梨和密叶红豆杉。河北梨仅有1个分布点,由于其遗传多样性水平极低、自交不亲和,难以获得种子。来源于西藏吉隆县5个分布点的密叶红豆杉由于获得的种子均发育不良,空壳率较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徐刚标团队参考东北红豆杉的播种方法并经过两个冬季的低温处理再进行发芽实验,未获得成功,因此有关密叶红豆杉的种子状态和萌发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针对来源于广西的海伦兜兰和瑶山苣苔,笔者研究团队利用无菌播种均获得了种苗。利用扦插繁殖种苗的种类有5种,共繁殖出种苗33,100株。尽管通过播种获得了大量的水杉种苗,但一些核心种质不能结实,因而采用扦插和组织培养法对其进行了繁殖。黄梅秤锤树只有湖北黄梅县1个分布点,自然结实率低,难以获得种子,一些种群不能结实,采用该种群中植株的枝条进行扦插和组织培养法繁殖,利用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嫁接成功了15株。至于瑶山苣苔,在原生地采用叶片扦插繁殖方法,不但能保持其遗传多样性,扦插植株第二年就能开花结果。华盖木和河北梨的扦插繁殖难度大,利用嫁接分别繁殖出了200株和2,200株种苗,利用圈枝技术也获得了2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