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典型奥氏体不锈钢析出相的析出规律》

《表3 典型奥氏体不锈钢析出相的析出规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典型奥氏体耐热钢的析出行为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Cr23C6是钢中最常见的相,析出温度在600~800℃内,最先沿晶界析出,且析出量与C含量呈正相关,但Cr23C6的析出往往造成晶界附近贫Cr,易引起晶界腐蚀。在不锈钢中,M23C6的形态主要有链状、胞状、针状等。碳化物的析出温度越低,颗粒越细小,强化基体效果越好。强碳化物MX相在500~700℃内析出,900℃以上开始溶于奥氏体基体,1100℃以上才大量溶解,因此可以用作析出温度范围内的强化相。不锈钢中的MX型碳化物形貌主要以块状、条状等为主。Z相多出现在高N、含Nb的不锈钢中,有助于改善钢的蠕变性能。Laves相的析出温度为600~1100℃,低温时效时会析出细小弥散的Laves相,这些细小弥散的相会对钢产生一定的强化作用,随着温度的提高,Laves相从短棒状向针状、竹叶状过渡,大量类似魏氏组织的针状Laves相会对钢的力学性能产生有害影响。例如降低钢的室温塑性,但添加Ni、C、N、B、Zr等元素则会抑制Laves相的形成。σ相的点阵结构与Cr23C6相似,因此常在Cr23C6颗粒上成核,σ相量多时会引发晶界断裂,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并且针状的σ相也是裂纹产生和传播的通道,使钢发生脆化,但在Cr含量≤20%的钢中不易析出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