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瘤胃内主要甲烷生成路径及相关甲烷菌》

《表1 瘤胃内主要甲烷生成路径及相关甲烷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反刍家畜胃肠道甲烷排放与减排策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瘤胃内生成甲烷的前体物有二氧化碳、氢分子(H2)、甲酸、甲基化合物和乙酸盐等[24]。根据甲烷合成的前体物不同,可以将甲烷合成路径分二氧化碳还原、甲基营养型和乙酸异化3种路径。(1)二氧化碳还原路径:该路径以二氧化碳作为碳源,以氢分子作为电子供体[26],因此也称为氢营养型路径。利用该路径合成甲烷的甲烷菌有甲烷短杆菌和甲烷微菌,约占甲烷菌总量的80%(表1)[27]。二氧化碳先后分别被还原为甲酰基、亚甲基和甲基,甲基随后转移至辅酶M形成甲基辅酶M,最后经过甲基辅酶M还原酶(MCR)生成甲烷[24]。(2)甲基营养型路径:该路径以甲醇、甲基胺(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四甲胺)和甲基硫化物(甲硫醇、二甲基硫醚)为底物。在瘤胃内,甲烷马赛球菌目是主要的甲基营养型甲烷菌,约占甲烷菌总量的16%,主要利用甲胺和甲醇合成甲烷[28]。在这一甲烷生成过程中,甲基化合物的甲基基团先转移至同源钴蛋白,然后转移至辅酶M生成甲基辅酶M,随后经MCR作用还原为甲烷[25]。(3)乙酸异化路径:该路径以乙酸为底物,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和产甲烷丝状菌属(Methanosaeta)是主要的乙酸营养型甲烷菌。这两类甲烷菌利用乙酸的分解反应生成甲基和羧基,其中甲基还原生成甲烷,羧基则氧化为二氧化碳[24]。在这3条路径中,二氧化碳还原路径(反应式:CO2+4H2→CH4+2H2O)是瘤胃内甲烷生成的主要路径。